國家談判砍藥價半數省份未落地 患者“跨省買藥”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醫藥網 2016-7-29 打印內容
家住廣州的女孩趙琦是一名乙肝患者,她一直保守著這個秘密。與健康的同齡人相比,她每月要多花費1500元購買抗乙肝病毒的藥品,以保證自己和周圍的人看上去一樣健康。
然而如今,她不得不向朋友說出自己的病情:“雖然怕受歧視,但知道就知道吧,面子沒有吃藥重要。”
今年5月20日,趙琦在乙肝患者組織億友公益的群中聽說,治療慢性乙肝的一線藥物—替諾福韋酯經過國家藥品價格談判首批試點降價67%,月均藥品費用由約15 0 0元直降至約490元。
國家衛計委原本要求,各地要在6月底前完成談判藥品與當地醫保支付政策的銜接,集中掛網采購。然而,等了兩個月,和趙琦一樣的很多乙肝患者,在各自所在的城市問了醫生,去了藥店,還是沒能買到降價的替諾福韋酯。
趙琦只得將病情告訴在已降價省份的朋友,請他們幫自己買藥。
談判已成一半省份還未降價
對和趙琦一樣需要依靠高價藥品控制病情的中國病人來說,“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無疑本該是巨大福音。
“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簡而言之,就是一場以“市場換藥價”的談判。談判的藥品都是專利藥或者專利期已過的獨家生產藥,由于缺乏市場競爭,價格居高不下。政府通過談判降低藥價,藥企雖然價格上讓了利,但談判藥品有醫療機構的優先采購和使用權,同時納入醫保進入醫療保障體系,由此獲得更大的市場。
既是利益交換,也是多方共贏,中國首次開展的國家藥品談判就讓市場需求極高的乙肝、癌癥治療藥品替諾福韋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大幅降價,降幅分別是67%、54%、55%。
但令趙琦們困惑的是,降價政策的落地速度比官方早先提出的慢許多。
7月22日,國家衛計委在官網上公布了各地將談判藥品納入各類醫保合規費用范圍的進展情況,截至21日,只有14省份將談判藥品納入城鎮職工、城鎮居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保險等各類醫保合規費用范圍。
也就是說,由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 SK )生產的替諾福韋酯只在14個省份,與當地的至少一種醫保政策銜接后,開始降價;而在其他省份則仍然執行原價,或者“由醫療機構與生產企業談判議定采購價格”。
只要這些省份未將談判藥品納入至少一種醫保類別,這些省份的患者就無緣享受國家藥品談判的“惠民福利”。趙琦和她的乙肝“戰友”(乙肝患者之間的稱呼)未能在廣東買到降價替諾福韋酯的原因正在于此。
然而如今,她不得不向朋友說出自己的病情:“雖然怕受歧視,但知道就知道吧,面子沒有吃藥重要。”
今年5月20日,趙琦在乙肝患者組織億友公益的群中聽說,治療慢性乙肝的一線藥物—替諾福韋酯經過國家藥品價格談判首批試點降價67%,月均藥品費用由約15 0 0元直降至約490元。
國家衛計委原本要求,各地要在6月底前完成談判藥品與當地醫保支付政策的銜接,集中掛網采購。然而,等了兩個月,和趙琦一樣的很多乙肝患者,在各自所在的城市問了醫生,去了藥店,還是沒能買到降價的替諾福韋酯。
趙琦只得將病情告訴在已降價省份的朋友,請他們幫自己買藥。
談判已成一半省份還未降價
對和趙琦一樣需要依靠高價藥品控制病情的中國病人來說,“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無疑本該是巨大福音。
“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簡而言之,就是一場以“市場換藥價”的談判。談判的藥品都是專利藥或者專利期已過的獨家生產藥,由于缺乏市場競爭,價格居高不下。政府通過談判降低藥價,藥企雖然價格上讓了利,但談判藥品有醫療機構的優先采購和使用權,同時納入醫保進入醫療保障體系,由此獲得更大的市場。
既是利益交換,也是多方共贏,中國首次開展的國家藥品談判就讓市場需求極高的乙肝、癌癥治療藥品替諾福韋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大幅降價,降幅分別是67%、54%、55%。
但令趙琦們困惑的是,降價政策的落地速度比官方早先提出的慢許多。
7月22日,國家衛計委在官網上公布了各地將談判藥品納入各類醫保合規費用范圍的進展情況,截至21日,只有14省份將談判藥品納入城鎮職工、城鎮居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保險等各類醫保合規費用范圍。
也就是說,由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 SK )生產的替諾福韋酯只在14個省份,與當地的至少一種醫保政策銜接后,開始降價;而在其他省份則仍然執行原價,或者“由醫療機構與生產企業談判議定采購價格”。
只要這些省份未將談判藥品納入至少一種醫保類別,這些省份的患者就無緣享受國家藥品談判的“惠民福利”。趙琦和她的乙肝“戰友”(乙肝患者之間的稱呼)未能在廣東買到降價替諾福韋酯的原因正在于此。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