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為何“斥巨資”研發創新藥?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3-14 打印內容
創新藥的發展離不開行業人士的默默付出,接下來,我們從行業人士的角度來看看創新藥的發展情況。
創新藥發展勢頭強勁
在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877.HK,833330.OC)首席執行官李寧博士看來,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的創新藥行業已進入收獲的季節。中國創新藥企的成長環境和土壤都已非常成熟。例如,君實生物的注冊地上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張江藥谷”,從1992年不到1平方公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擴增了50倍,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企業已達600多家,為創新藥的科技成果的孵化至產業化提供了完善的支持與服務條件。
其次,政策上面也給予了較大支持。多重鼓勵政策出臺為創新藥行業提供了積極、良好的發展環境,比如在抗腫瘤藥物優先、快速進入醫保方面,國家就給與了極大的便利和支持。
第三,可投入的資金相對充裕。創新藥領域的投融資活動很活躍,資本市場為醫藥創新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像在科創版中,生物醫藥板塊將會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四,人才儲備充足。近幾年,本土創新藥行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大量優秀的海外人才回國就業發展。
目前創新藥行業處于高熱度時期,但仍然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以PD-1/PD-L1產品為例,現在國內處于臨床階段的大約有20個。我們希望未來這個行業的競爭能夠是良性的。
天士力資本醫藥投資部副總經理吳宏忠則認為,國內創新藥目前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第一個變化是從以前成熟靶點的激烈競爭逐步延伸到國外臨床早期靶點。 第二個現象是國內研發公司更注重從國外引入早期項目,開發國內市場。第三個現象是在一些新興療法的開發上走的越來越快,如基因治療、干細胞治療、雙特異性抗體等。
在江蘇康寧杰瑞董事長徐霆博士看來,前幾年發展很快,尤其是生物制藥這方面,現在屬于整合期,這個時候大家需要停下來,資本市場也在反思,前面的基礎已經打下來了,接下來該思考如何定位,如何做一個全球有競爭力的創新藥是值得大家關注的問題。從政策上講 ,一邊通過生物等效性和4+7帶量采購來解決生物類似藥和藥價、質量的問題。對國外創新藥原研廠商進行開放來解決患者能夠用藥的問題。從兩端來看, 對中國的創新藥行業沖擊很大,而出路就是:你要么做質量最好的仿制藥或者生物類似藥,要么對國外開放,如果只是做仿制藥,很難長久的做下去。因此,還是需要提高自主研發能力。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