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藥 從顛覆到賦能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8-5-11 打印內容
轉型平臺下沉終端賦能
全渠道鏈條創建固然讓醫藥電商擁有更多的發展可能性,但這種發展模式依然存在不少問題。一方面,互聯網醫療能否獲得市場全面認可還是未知數;另一方面,運營摸式從輕運營轉向重運營,運營成本與運營風險持續上升,進一步增加了電商企業的虧損風險。
在電商模式迭代更新并承受新風險的同時,實體藥店也面臨著新的壓力,監管趨嚴及連鎖率的不斷提升,持續壓縮中小連鎖及單體藥店的生存空間,借助電商模式擴充經營范圍與提升經營質量,也成為行業的共同呼聲。更為重要的是,政策明確支持“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的經營模式,也提升了實體藥店的存在價值。
正是看準這一行業痛點,從2018年開始,部分醫藥電商企業在開展全渠道擴張的前提下,嘗試以第三方平臺身份與實體藥店進行合作,通過自身的技術優勢與電商運營系統,賦予零售終端更多的運營能量。
以廣東康愛多為例,相對于之前的純線上的規模擴張,從2017年第四季度開始,康愛多積極拓展與第三方線下實體藥店的合作業務,開展“千城萬店”的落地計劃。具體而言,就是康愛多借助企業技術中心研發推出的E+藥店智慧管理平臺,一方面以互聯網技術重構上游供應鏈打造的S2B2C模式,依托大數據系統,幫助合作的第三方門店提升經營能力,爭取掌控更多的上游品牌工業資源。另一方面,以互聯網技術賦能線下藥品零售門店,提升線下門店的效益與效率,把控線下流量入口。
據康愛多常務副總經理、E+藥店智慧管理平臺創始人陳彥輝透露,截至2017年底,康愛多通過E+藥房合作平臺,已經與全國數十個省市的線下中小連鎖與單體店約1.7萬家門店合作,在促進康愛多業務的同時有效提升合作企業的運營效率。
助力新鏈能成為新選擇
對于康愛多的轉型,某上市連鎖電商負責人點評道:“康愛多從銷售型轉為服務型的業態,其實給醫藥電商的同行們指出了一條新路,其實我們不僅可以為消費者賣藥,也可以給同行賣軟件,賣解決方案,賣多年積累的行業經驗,促進自身與同行的共同發展。”
事實上,康愛多并非是業內首個嘗試涉足服務型業態的電商企業。早在2015年,資深電商人陳華在創立360健康后便開始進行相關探索,其做法主要是憑借以往所獲取的電商經驗,為上游品牌工業與其他電商企業提供倉儲優化管理與電商平臺搭建服務。只是當時由于大部分藥品零售企業電商化需求不緊迫,且360健康服務價格較高,因此這種模式在業內并沒有得到快速推廣。
時至今日,中國藥品零售市場仍有半壁江山為單體藥店所占據,且他們有極大的求生欲望與運營效率提升的需求,嘗試服務型業態。因此,幫助更多傳統藥品零售企業插上電商的翅膀以實現銷售業績的騰飛,也就成為不少電商企業新的嘗試與選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