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藥 從顛覆到賦能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8-5-11 打印內容
風行時尚,構建生態,上連下合,賦能終端。
十多年前,以馬云為首的創業者以電子商務技術為基礎構建出前所未有的商業邏輯,并打造了龐大的電商帝國。
對于傳統商業模式而言,電商是黑馬、顛覆者,它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原有的商業邏輯,重塑了供應鏈,重構了商業模式。對于傳統經營企業而言,這種模式曾被不少傳統企業經營者視為洪水猛獸。
具體到“互聯網+醫藥”領域,自2000年醫藥電商起步以來,其同樣被行業視為顛覆力量,大幅度的讓利及全范圍的營銷區域,撬動了藥品流通原有的商業體系。
然而從2016年開始,醫藥電商呈現發展乏力的態勢,轉換跑道尋找新業務增長點,成為不少電商企業的嘗試。
經過近兩年實踐,面對客觀形勢的進一步改變,探索互聯網渠道與傳統零售藥店的互動融合,以創造藥品零售領域的新聯動模式,開始成為醫藥電商與實體藥店的共同選擇。在醫藥新零售時代的召喚下,電商渠道已成為行業融合發展新鏈能的重要賦能機體。
電商全渠道前行
“自從2017年開始,我感覺醫藥電商就逐漸成為了行業的冷門話題,眾多論壇與活動都不大愿意以此為主題。”說起醫藥電商近兩年的狀況,四川成都泉源堂董事長李燦如此向記者說道。
事實的確如此,作為傳統藥品零售渠道的新生力量,醫藥電商過往并不被傳統零售企業完全接受,眾多企業也囿于成本因素,遲遲沒有推進相關業務。長時間以來,醫藥電商雖規模增長驚人,但依然只能作為小眾渠道,在小范圍內探索經營,尋找自身的生存空間。
隨著近兩年監管政策的急轉彎,尤其是2016年8月份第三方電商平臺試點工作的暫停,及2017年下半年《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再次明確嚴禁網售處方藥,及B2C紅利期的逐步消退,醫藥電商領域更是迎來冰河期。
面對客觀環境的轉變,具有互聯網創新基因的醫藥電商,在困境中展現了強大的內生式動力,不斷尋找新的風口。其中,借助開展互聯網診療等延伸企業的服務范疇,并探索O2O、DTP等服務業態,以全渠道形式打造企業的生態閉環,開始成為電商企業的共同發展方向。
一眾醫藥電商企業有這樣的選擇,搶占流量入口成為其關鍵考量點。由于藥品銷售為患者的剛性需求,因此把控醫生資源,以醫藥結合方式引導流量促進藥品的銷售,無疑是有效途徑之一;與此同時,通過送藥到家、線下DTP藥房等模式尋求更多的流量入口,也不失為明智之舉。正是基于以上種種原因,電商從業者試圖打造全渠道運營鏈條,通過發展互聯網醫療,探索O2O、DTP模式等手段,尋找更多的客流來源,以促使持續提升的企業規模。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