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讀:過度重復藥品“重災區”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7-6-9 打印內容
2016年過度重復藥品提示信息的公告中曾提到,3年來在CMEI和RDM兩個數據庫中均無銷售記錄的品種只有438個。而2017年過度重復藥品提示信息的公告并未公布相關信息。與目前產品名18461條、批文約17萬的大數相比,無銷售記錄品種的數量并不算多。
藥品再注冊的年限一般是五年,2012~2015年已有四年數據,CFDA將有可能在2018年對目前未銷售的產品不予再注冊,但從2016年第一批過度重復藥品監測的結果來看,此政策預計將洗牌的產品數量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多。
小結<<<
CFDA發布過度重復藥品名單是為了通過信息的公開,引導藥企注冊申報政策,減少資源的浪費,這個方向是值得鼓勵的。
但是,如果從行政手段來限制藥企的申報,就為先獲得批文的生產廠家制造了競爭壁壘。盈虧的事情應該由生產企業自己決策。當市場價格競爭過于激烈時,自然有生產廠家退出競爭,讓價格回歸合理?诜幰恢滦栽u價和注射劑再評價政策足以淘汰不規范的生產廠家。
過往的醫療機構的招標政策,被指唯最低價中標,而最低價中標的企業的產品質量不符合藥品上市標準而被詬病。矛盾點在于對于已上市的藥品沒有全生命周期管理,從而導致質量不過關的產品也能在渠道上流通。這兩年,CFDA的飛行檢查和工藝核對,顯示了CFDA管理方式的轉變,嚴格監控已上市藥品的質量。
在醫;鸪袎哼^大的時候,生產廠家的競爭將有利于價格往合理性方向發展。近期美國FDA新任局長將要引入競爭的管理方式值得深思。FDA正在考慮利用該機構的權力給美國仿制藥市場帶來更多的價格競爭,矛頭直指高價藥品,優先考慮批準額外更多的競爭性藥物。其中的政策就有“每一個仿制藥有三家制造商”,FDA準備制定“如果市場上相互競爭的制造商不到3家,相關仿制藥的申請將會優先審評”的政策。該政策針對很少或沒有競爭藥物,因為藥品的壟斷會導致藥品的高價格。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