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將達8000億 設備進口壟斷程度高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7-5-19 打印內容
中外醫療新技術齊亮相
完成一次全身掃描最短僅需15秒,輻射劑量降至1/40,實時全身動態代謝過程成像……記者在日前舉行的第77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上看到,世界首臺全景動態掃描PET-CT uExplorer探索者正式亮相,預計明年上市。
5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營養專家何麗在活動現場介紹如何保持全盤營養。當日,由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國家衛計委宣傳司、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記協聯合發起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全盤營養)項目在北京舉行發布會,旨在倡導公眾保持食物多樣化的平衡膳食習慣,預防慢性疾病。記者 魯鵬/攝
這臺PET-CT樣機由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頂尖分子影像科研團隊“探索者”攜手打造,被稱為用于觀測人體內部的“哈勃望遠鏡”。過去,傳統的全身掃描需要20分鐘,今后時間直接縮短到15秒到30秒,告別過去掃描“慢”時代;同時它劑量極低,掃描一次相當于一次跨太平洋空中旅行的輻射劑量,孕婦和嬰幼兒也能安全接受全身掃描。
聯影美國子公司CEO李弘棣告訴記者,它提供的4D全景成像可幫助研發人員完整且精準掌握藥物在人體內的實時分布、作用與代謝情況,極大加速重疾藥物的研發進程;因為靈敏度、信噪比大大提高,可精準定位微小轉移病灶及早期微小腫瘤病變,為腫瘤病人分期、個體化精準治療及效果的實證評估提供有效手段。
另外,記者在西門子醫療看到,其展出的全新量產概念血管造影系統,最大亮點是新一代晶體探測器微劑量造影,給予醫生“自由”操作的診療體驗。全天花板無線設計“釋放”頂層空間,能夠實現患者不同體位的擺放。另一臺擁有十軸雙懸吊系統的數字化X射線攝影透視系統則可以令患者“零移動”,實現了真實的3D成像技術,使其可應用于全身的站立位和臥位成像,特別是在自然負重狀態下進行膝關節、腳踝、髖關節和脊椎的站立位檢查,突破了常規CT的瓶頸。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