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支付改革令醫藥企業承壓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7-3-17 打印內容
3月8日凌晨,福建省打響了醫保支付改革“第一槍”:在這份最新的省級采購方案中新增了兩個價格,第一個為醫保的最高限價,第二個為醫保的支付價格。按照福建省方案,最高限價超出的部分今后將由醫院承擔,而醫保支付的價格和最高限價之間的價格將由患者承擔。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最高限價”醫保方將間接指導醫院藥品采購及藥品的招標定價。
“顯然,此次支付改革的核心就是希望調動醫院的積極性,通過醫院來進行藥品價格的二次議價,從而將藥品價格進一步往下降。”瑞銀證券醫藥分析師趙冰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透露,瑞銀預計,在支付因素的影響下,下一個五年醫藥行業仍將迎來毛利率下滑的走勢。
醫院承載降藥價重任
“2009年時,大家還不知道藥品招投標是什么,但到了2012年大家忽然間發現原來招投標對藥價的影響非常明顯,整個行業的股票開始下滑,一直到2014年,招投標因素才開始被企業和投資者消化。不過隨著醫保支付體系的改革,未來整個藥價預期又會出現新一輪的變動,這個變動毫無疑問會進一步促進藥價的下滑,進而影響整個行業的毛利率水平。”趙冰說。
2月23日,新版醫保目錄出臺,對于醫藥行業而言,最大的利好莫過于此次醫保目錄的調整更新涉及了數量較多的醫藥企業,多數的醫藥類上市公司都有機會分到一杯羹。但第一財經記者發現,相比較2009年醫保目錄更新時醫藥板塊大幅波動的“盛況”,此次醫保目錄出臺后二級市場的表現可謂并不盡如人意,趙冰透露,這一情形與業內傳言已久的醫保支付改革息息相關。
此前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曾透露,在新的醫保支付管理辦法中嘗試采取新的“兩條腿走路”的支付方式,患者按比例支付相應費用后,超出醫保方規定報銷的部分將由醫院承擔支付。如果落實,將會對包括跨國藥企在內的醫藥企業產生顛覆性的變化,因為這樣一來,為了不至于自掏腰包補貼藥價,醫院對這些高價藥的采購欲望將大大減少。
這一猜想在本次公布的福建省藥品采購方案中得到坐實,醫保部門和醫院會更多地參與到藥價制定的過程中。比如,在今后福建省醫藥招標過程中將確定兩個價格:醫保的最高限價及醫保的支付價格。按照福建省方案,最高限價超出的部分都由醫院來承擔,醫保支付的價格和最高限價之間的價格由患者承擔。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