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寒冬下移動醫療瞄準保險 盈利模式惹爭議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6-7-1 打印內容
張銳認為,所有移動醫療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保險或者保險類產品,體量大的就是保險公司;體量小的跟保險公司合作。
在張銳看來,時下的私人醫生就是保險的雛形,“我們在和保險公司做春雨健康險的核心是私人醫生,你買我們的春雨健康險,我給你配一個私人醫生,同時配春雨診所線下檢查和治療的用藥費用,這是最核心的兩個東西,外圍還包括體檢等服務,這就是保險產品的雛形!
春雨醫生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春雨已與中英人壽、中國人保財險,中國人保壽險等先后達成保險合作協議,并推出以春雨私人醫生為核心的保險產品。
“春雨醫生現階段還不能靠健康保險實現盈利,這需要醫保支付環境、居民就醫習慣以及保險產品設計等多方面合力,才可能形成完善的商業模式。目前春雨醫生接入保險的方式,主要還是以私人醫生健康管理為主,即春雨醫生為保險客戶提供包含健康咨詢、健康檔案、健康提醒等線上的全科醫生服務,以及線下的一站式?凭驮\服務!鄙鲜鲐撠熑吮硎。
而微醫集團董事長兼CEO廖杰遠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談到盈利模式時表示,“羊毛出在豬身上!
在1月20日舉辦的“移動醫療+保險高端論壇”上,廖杰遠闡釋了微醫集團“中國式ACO平臺”的健康保險戰略。他表示,建立ACO平臺至少需要具備“數據通道”、“可控醫療服務體系”和“規模用戶群”三個基礎條件。微醫ACO平臺要通過互聯網重組醫療資源,為保險機構提供真正“有效率的醫療服務、透明的醫療數據和規;挠脩簟。
另據阿里健康、支付寶醫療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都與保險接觸,但具體形式還在探索中。
與上述不同的是,就醫160、趣醫網等目前都已經實現了保險方面的營收。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