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藥行業發展概述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1-18 打印內容
1、行業概況
2017年我國公立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三大終端藥品銷售額16118億元,增速7.63%。如果加入未統計的“民營醫院、私人診所、村衛生室”等,則中國藥品終端總銷售額約21500億元,其中化學藥10500億元,中成藥約7000億元、中藥飲片2200億元、生物藥約1800億元。
自2004年醫保擴容,醫藥行業享受了常年的高速增長,至2011年復合增速在20%附近。隨著醫保覆蓋比率接近飽和,醫保收入增速降低,而支出增速下降,醫保壓力凸顯。2011年開始了第一輪醫保控費,醫藥行業增速逐年下滑,回落到10%附近的新常態。化學藥作為藥品中的主力品種增速有著明顯的跟隨行業表現。
我國化學藥仿制起步,經歷了普藥到難仿藥到創新藥的過程。
2011年以前國內創新藥進展緩慢,主要的研究申報都出自科研院所,企業的研發意愿不強,藥品市場以普藥為主。
2011年,浙江貝達藥業的肺癌靶向藥埃克替尼上市,療效超過國外母藥厄洛替尼,打響了中國仿制藥從“me too”到“me better”的第一槍,被譽為新中國醫藥領域的“兩彈一星”。大大激勵了國內藥企研發創新藥的熱情,同時隨著海歸技術人才回流、配套產業完善、資金密集涌入,自主新藥數量開始逐年攀升。
2014年,全球首個獲批用于治療晚期胃癌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藥物-阿帕替尼。中國是胃癌大國,阿帕替尼是全球首個獲批用于治療晚期胃癌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藥物,同時也是CSCO原發性胃癌診療指南胃癌三線治療的唯一推薦用藥,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創新藥,也是我國醫藥史上的里程碑。而研發阿帕替尼的恒瑞醫藥,也成為如今中國的“研發一哥”。首個真正創新藥的上市,同時給中國醫藥行業帶來的是信心。后來畢局長上任后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給行業指出了方向,中國醫藥要走創新藥的道路也逐漸被產業界和資本界所認同。隨之而來的是創新藥申報數量再次出現爆發式增長。
2、行業現狀
從國內化學藥行業格局來看,可分為化學原料藥和化學制劑,制劑又由仿制藥和創新藥構成。從技術難度來看,原料藥、仿制藥、創新藥逐漸提高。
總體來說國內化藥原料藥相對成熟,在全球產業鏈上地位較高;化學制劑與國際領先國家差距明顯,其中仿制藥大而不強,創新藥只能說剛剛起步。從國際競爭力比較的角度來看,國內各板塊的國際地位表現為原料藥強于仿制藥,仿制藥強于創新藥的局面。
原料藥
原料藥國內發展相對成熟,原料藥分為大宗原料藥、特色原料藥、以及專利原料藥,技術門檻逐級提高。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