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藥品招標采購大整頓,來了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8-3-9 打印內容
“藥品招標采購的系統,最終會取消。”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游洪濤在2018第十屆醫藥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藥品招標采購存諸多問題
此外,針對醫藥招標采購,游洪濤認為存在不少問題:
一、目前現有的招標帶來了行政資源的浪費。每一個省都要招標,從省級到地市級到縣級,都要招標采購;
二、有意形成地方保護,十九大講我們全國要建成全國統一大的市場,不能搞地方保護;
三、藥品招標可能會產生一些權利尋租和腐敗。
必須明確的是,藥品招標采購存在的問題不是一個人的成見,兩個人的抱怨,而是醫藥界人士普遍的痛。
▍公立醫院藥品集采導致部分藥價虛低
今年,上述座談會組委會搜集了來自企業、學(協)會等醫藥行業的一百多項建議,融合整理成三項主提案,位列第一的就是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可以說,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中的痛點、難點不言而喻。
針對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提案直言由地方政府包辦的藥品招標政策嚴重走偏,異化為變相行政審批,衍生出諸如地方保護、區域封鎖、行政壟斷、指定配送中標、甚至商業賄賂等一系列問題,也出現因藥品招標采購引致的藥品價格虛低甚至低價藥短缺問題。
具體來說,比如,一些省級藥采平臺為壓低藥品中標價格,不顧實際情況,規定凡是進入招投標的藥品,必須先按要求幅度降價;藥品采購價格不與采購數量掛鉤;藥品中標價被二次議價非法推翻;各省最低價聯動等現象都廣受詬病。
拿藥價虛低來說,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曾對10個品種在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含北京、上海)中標價格的調查,發現在執行招標后,原研藥與仿制藥的比價,比發改委單獨定價高出數十倍。
以奧美拉唑為例,發改委單獨定價時,原研藥與仿制藥比價為2.6(單獨定價的品規價格是一般定價品種的2.6倍)。但比對13省比中標價格,原研藥與仿制藥的比價,最高可達到184倍(原研藥中標價為86元,仿制藥中標價不到1元)。
有關專家介紹到,“仿制藥價格的斷崖式下降,導致一些藥品的市場銷售收入無法彌補成本,不得不選擇退出市場,從而造成了臨床常用藥的短缺問題。”
藥品招標實施十多年以來,各地政府過多干預市場,使招標問題逐年積累和發酵,陷入了“出現問題-政策管制-出現更多問題-出臺更多管制”惡性循環的怪圈,帶來嚴重負面效應。
▍醫改辦表示堅決整頓藥品集采
為發揮市場競爭機制,鼓勵醫療機構自發的聯合采購,促進現代醫院管理及內部監督機制的建立,確保惠及百姓。座談會討論建議: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