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議價采購或將常態化?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8-3-2 打印內容
一位藥企經理向醫藥地理表示,藥品價格的市場化調節對企業的現代化醫藥采購、配送等服務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讓企業在一個更加公開、透明的陽光平臺下接受社會的監督,大多數的藥企還是能夠充分理解并把握住這個節奏的。當然,他也表示,設限采購價是否會導致企業議價空間太小?對落實“議價”得力的藥企及醫療機構是否能給予更進一步的扶持?這些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企業如何應對?
一位專家在某次會議上強調,未來比較好的方向是鼓勵多樣化的社會采購服務機構,去整合單個醫院的需求,通過議價來節約成本,并且獲得合理的利潤,并平衡企業和醫院的利益機制。
對于企業來說,市場機制的實現產生的影響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價格持續降價、以及由于質量要求帶來的成本提升,將使得產品結構、成本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同時,銷售費用也會有所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企業能夠精細化生產,更好地提升全國的價格管理能力和議價能力。
第二,從產業化的角度來看,整體的產業結構應該得到更大的優化,通過需求端的整合使多小散亂的情況得到更好的凈化,使得企業能夠通過規模優勢形成行業的龍頭。
第三,企業可以利用建立起來的質量優勢,積極走出去,消耗多余的產能,在選擇品種、市場等方面發揮主動性。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