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票制下藥商壓力巨大 又一家歇業不干了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8-12-7 打印內容
11月30日,安徽省食藥監局發布《關于同意安徽元仁藥業有限公司歇業的函》,又有一家藥商主動不干了。
事實上,這并不是本月第一家主動歇業的,在半個月前,安徽省潤泰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也主動申請了暫停經營。
安徽省食藥監局公開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安徽省主動申請歇業的藥品經營企業已經高達57家。
附:申請歇業的相關企業信息(2017年以來匯總數據)
(來源:安徽省食藥監局)
▍兩票制下,藥商壓力巨大
業內普遍認為,兩票制政策的實施,會提高藥企尤其是中小企業的運行成本,加重財稅負擔。
瑞銀證券醫藥分析師趙冰此前對媒體表示,“2017年報發布后,這幾家醫藥企業的營收增長并不能讓市場滿意。特別是兩票制推廣后,市場普遍看好藥品流通的龍頭企業有較好的增長,但實際情況則不盡如人意。”
龍頭企業況且如此,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簡直就是舉步維艱。如今,有關部門對下游終端的監管力度加強,商業票據管理也越來越嚴格,再加上醫院回款問題,很多中小型藥商,都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有分析指出,按照目前國有藥企的配送成本核算,很多藥品的毛利率基本在20%以下,配送到鄉鎮則直接虧損15%,這令不少醫藥流通企業無法承受。
近幾年,也被稱為是醫藥商業“關鍵之年”。兩票制的執行,意味著在過往流通領域中代理商、經銷商、配送商的角色將被壓縮成一個。在整個流通環節的壓縮過程中,多票、過票、掛靠、避稅行為將大大減少,利潤更為透明。
在兩票制的壓力下,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區域的小型藥商因為資金鏈問題、稅票問題、利潤問題,導致停歇業的、被兼并的,甚至直接徹底退出市場不干的。
可見,隨著兩票制政策的全面落地,行業洗牌還在繼續。據統計,全國1.19萬家商業,僅僅2017年就消失了1050多家。
對此,有專家曾預測,未來,還有50%甚至更多的商業將會消失。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