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對比劑領域,內外資企業“搶食”高速增長市場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8-1-12 打印內容
造影劑是介入放射學中必不可少的藥物之一,也稱對比劑。進入新世紀后,在影像學科領域的發展進程中,已經從X光攝影、彩色B超、CT掃描成像逐步擴展到磁共振血管造影等的診斷和檢測。
2017年1月25日,國家衛計委下發通知《關于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等獨立設置醫療機構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解讀》,此利好政策,為醫學影像診斷打開了綠色通道,給我國醫療體系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客觀上推動了我國造影劑市場的快速發展。
新一代造影劑推動剛性需求
造影劑(Contrast Media)通稱對比劑,是為加強影像觀察的效果而注入或口服到人體組織或器官的化學制品。這些制品的密度低于或高于周圍組織,形成的對比用于某些器械顯示圖像。
隨著國家醫療保障體系的逐漸完善,國家與個人醫療健康投入不斷增長,醫療需求加速釋放,醫院影像診斷裝備技術也隨之不斷加強。全球新一代造影劑問世后,由于其在體內排出過程中對腎臟影響小、安全性高而倍受青睞,從而推動了這一類藥物的更新換代。
根據2017《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收載的類別,造影劑由碘化X射線造影劑、非碘化X射線造影劑、磁共振成像造影劑和超聲造影劑等四個亞類24個品種組成,其分類比上一版醫保目錄更為科學清晰。隨著醫學的進步,影像學中CT造影、磁共振造影和加強CT造影將逐漸成為檢查人體組織器官的重要手段,在介入放射學科的推動下,國內潛在的市場需求已浮出水面。
百億造影劑終端
根據設備的成像原理不同,造影劑可以分為X射線造影劑、磁共振造影劑和超聲造影劑三大類。其中X射線造影劑、磁共振造影劑占據了主要市場。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重點城市公立醫院造影劑用藥金額達19.93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了13.21%。據2017年前三季度數據預測,2017年中國重點城市公立醫院造影劑用藥金額為22.65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了13.67%。
造影劑與藥品不同,在三大終端六大市場中,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零售藥店、網上藥店用量極少。主要消費終端是在國內3000多家城市公立醫院、10000多家縣級公立醫院,以及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醫院市場。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引進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機(CT)新技術,之后50年里,國內醫院共安裝了各種型號的CT機數千臺,CT檢查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地展開,成為醫學診斷中不可缺少的設備。2009~2015年,我國CT機總裝機量從9968臺增加到2.05萬臺左右,增長率達106%。另一方面磁共振成像設備增長量也不容小覷;這些都推動了造影劑市場發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