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市場升溫 國內企業迎利好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7-7-7 打印內容
牛磺酸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氨基酸類營養劑。上世紀50-60年代,牛磺酸主要從牛膽汁中提取,故產量極少。1960年代末,西方技術人員首創利用乙醇胺合成牛磺酸工藝獲得成功,從此牛磺酸產量激增,到上世紀80年代,全球牛磺酸總產銷量已突破1萬噸。該產品被大量應用于嬰兒奶粉、能量飲料及運動飲料等大眾食品中,如“紅牛”“脈動”等品牌。
歐洲咨詢公司MINTEL發布的一份報告披露:2015年全球共計銷售了88億升的各種能量飲料,2016年世界能量飲料銷量更上升至105億升,增長勢頭令人驚訝。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能量飲料市場,2016年美國消耗的能量飲料約占全球能量飲料的1/3。其他重要的能量飲料市場依次為中國14億~16億升、英國5.89億升、德國3.98億升,西班牙、意大利等發達國家的能量飲料市場也十分可觀。能量飲料市場快速擴容進一步增加世界牛磺酸的消耗量。
過去15年里,牛磺酸在保健食品/能量飲料、醫藥類產品、動物(家禽)飼料添加劑等行業里的應用逐漸普及。現在,牛磺酸已成為21世紀增長速度較快的一種重要醫藥保健品原料。在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及很多發展中國家,牛磺酸均為國家法定食品添加劑之一,必須添加到嬰兒奶粉及其他嬰幼兒食品中。
國內形成四大生產巨頭
在過去幾十年里,國際牛磺酸市場一直是日本和歐洲產品的天下。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合成牛磺酸獲得成功,牛磺酸走上了國產化的歷程。至2007年,全國共有40多家企業在生產牛磺酸(其中半數是醫藥企業),當年全國牛磺酸總產量已突破1萬噸。從2008年初開始,我國牛磺酸產業開始井噴式增長。僅僅過了1年時間,2008年底,我國牛磺酸總產量達驚人的3.38萬噸。
由于銷路不暢,此后幾年,國內牛磺酸產量增長緩慢,始終保持在4萬~5萬噸,但隨著牛磺酸國際市場好轉,2011年全國牛磺酸總產量達8.7萬噸。2016年我國已形成牛磺酸生產四大巨頭,即湖北永安藥業公司 (據報道牛磺酸產能高達5萬噸)、江蘇常熟虞東食品添加劑公司(產能1.5萬噸)、湖北遠望富馳公司(產能1.2萬噸)和江蘇江陰華昌公司(產能1萬噸)。這4家公司的牛磺酸實際產量約占全國牛磺酸總產量的92%,國內其他數10家公司的牛磺酸產量合計僅占剩余8%的份額。
目前,我國牛磺酸中低檔產品已占領國際市場85%的份額,而在高檔牛磺酸市場,我國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仍低于日本和歐洲國家廠商。
據了解,國內絕大多數生產企業均采用國外早期開發的乙醇胺法生產牛磺酸,該工藝不僅成品收得率低僅52%,更大的缺點是環境污染嚴重,故發達國家早已放棄該工藝,改用更先進的環氧乙烷法,此法成品收得率高,且環境污染相對較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