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品種有望進入新醫保目錄 六大焦點指引風向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6-8-26 打印內容
3. 已進多地省級醫保目錄品種:
機會不大,銷量大者機會更大也面臨降價壓力
考慮到醫保目錄的遴選一直是全國專家共同開展的工作,因此已進入多地省級醫保目錄的品種無疑擁有不小的機會。
其中,那些目前已經有較大市場規模的品種機會更大,雖然醫保資金償付壓力不小,但醫保更重要的是社會民生屬性,銷量較大品種的納入可以降低患者的整體醫療負擔。當然,這些品種也將面臨降價的壓力。
4. 醫保支付價會否實施?
還有待觀察,有可能以地區層面出臺
由于藥品定價的放開,原有的醫保報銷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的藥品價格體系,在新一輪藥品目錄調整中,會不會直接加入醫保支付價業內非常關注。
比如有觀點稱,新的醫保付費模式將對同一通用名藥物統一支付價格,這無疑對原研藥有巨大的影響。此外,也有呼聲希望采用按病種醫保付費的模式。
不過,考慮到市場現狀,短期內國家層面上還難以展開,而醫保支付價由于各地醫保情況、支付水平千差萬別,也難以統一,不排除地區層面出臺的可能。
5. 是否支持OTC品種進醫保?
有較大爭議,但該類品種醫保邊緣化的可能性不大
最近不少信息傳出,OTC品種將成為本次醫保調整影響最大的品種類別。保守的觀點稱新一輪醫保將不增加OTC品種,而更為激進的觀點則稱OTC品種將被踢出。
對于這些觀點,筆者不太認同。就醫保本身而言,并非單純針對疑難重大疾病的大病醫保,對于慢病、疾病早期的預防和控制也非常重要。如果將OTC品種在醫保上邊緣化,將使得不少患者不再選擇OTC購藥,而直接到醫院治療,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大醫療機構的壓力。另一方面,OTC品種對于疾病控制、預防其進展具有巨大價值,如果降低對OTC品種的醫保支持,也將使不少患者中斷或忽視疾病的控制,導致小病大病化,疾病并發癥化,這無疑從總體上造成了醫療保障的低效。因此,大病醫療固然重要,但用犧牲OTC來支持大病醫療并不明智。
6. 幾大目錄之間的整合?
與新農合目錄等會否整合?與基藥目錄如何協調?
目錄太多是藥廠和醫療機構都共同面對的問題,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何中國僅僅醫保相關的藥品目錄就有如此之多。新一輪醫保目錄能否整合幾大目錄備受期待。
在此之前,山東等部分地區已經試點了三保合一。但在國家層面上,醫保目錄和新農合目錄等目錄能否整合還未可知。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