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衛生計生統計公報:醫藥費用增速得到控制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6-7-22 打印內容
個人衛生支出比重降到30%以下
《公報》指出,根據全國衛生總費用初步核算,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比重由2014年的68.01%上升到2015年的70.03%,個人衛生支出比重由2014年的31.99%下降到2015年的29.97%,實現了“十二五”規劃目標,降到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30%以下。
《公報》顯示,2015年我國民營醫院占醫院總數的52.6%,比2014年提高4.1個百分點;民營醫院床位數占醫院床位總數的19.4%,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非公立醫療機構診療量占到全國門診總量的22.3%,比2014年提高0.2個百分點。陳育德說,目前,我國大部分新增民營醫院的規模較小,未來應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社會辦醫政策,推進非公立醫療機構成規模、上水平發展。
門診住院量增速趨緩
根據《公報》,全國門診總量2015年增長1.3%,居民平均就診5.6次,與2014年持平;全國住院總量2015年增長3.0%,年住院率由2014年的15.0%增加到2015年的15.3%。居民醫療服務利用增速2015年明顯放緩,門診總量比2014年增長1.3%,低于前4年6.8%的年均增幅;住院總量比2014年增長3.0%,低于前4年9.6%的年均增幅。
《公報》同時顯示,患者醫藥費用漲幅低于前4年的平均水平,與2014年基本持平。2015年,醫院次均門診費用上漲6.3%,低于前4年7.2%的年均漲幅,比2014年下降0.3個百分點;人均住院費用上漲5.6%,低于前4年年均漲幅(6.0%);颊哚t藥費的漲幅2015年低于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城鎮居民8.2%,農村居民8.9%)。
陳育德認為,人口快速城鎮化、老齡化,疾病譜的變化,居民醫療需求提高,醫藥科技的發展,物價上漲,醫保報銷范圍及比例的變化等,都會對患者費用的增長產生影響,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