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委誓摘醫藥“毒瘤” 新一輪整治風暴將至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6-7-22 打印內容
新一輪整治風暴將至。
7月19日,國家衛計委、發改委等9部委聯合下發《2016年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工作要點》(下稱“工作要點”),其中“嚴厲打擊”竟出現了四次之多。
實際上,自2013年葛蘭素史克(GSK)在中國涉嫌經濟賄賂以來,“帶金銷售”作為行業“毒瘤”已成顯性態勢,諸多制藥企業、醫療衛生系統人員紛紛落馬。
“工作要點”要求9部委所屬各省市相關部門“認真貫徹執行”。
加大力度
9部委祭出“工作要點”這一重拳,在業內人士看來,預示著新一輪的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不正之風的整治即將開始,其中,對于掛靠、虛開發票、票據管理、商業賄賂方面將強化監管和打擊。
在上述工作要點中,特意提到要加大執紀力度,嚴肅查處利用醫療衛生服務謀取不正當利益的違法違紀行為。重點對醫藥價格、醫用耗材管理等開展檢查,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與此同時,還要繼續加大醫藥領域商業賄賂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查處,包括收受回扣、有償轉診、虛假宣傳等損害患者利益的行為。進一步提升執法水平,統一辦案標準,提高辦案質量,對醫療機構和有關市場主體進行有效監管。
實際上,自2013年葛蘭素史克(GSK)在中國涉嫌經濟賄賂以來,反腐“暴風”席卷了我國制藥企業,我國醫療衛生系統大批官員、公立醫院院長紛紛落馬,今年4月,國家衛計委又啟動了2016年大型醫院巡查工作。
以2016年7月頻頻因醫衛體系腐案被曝光的醫藥大省江蘇為例,2016年截至7月15日,共有70人被公檢法機關采取立案偵查、逮捕、刑拘等強制措施。
江蘇省醫療衛生系統內的官員被立案原因包括:涉嫌受賄罪、接受業務單位安排旅游活動、公車私用。而醫院領導被立案的原因則包括:涉嫌受賄罪、收受回扣、接受業務單位安排旅游、濫用職權、安排超標準接待以及涉嫌嚴重違紀。
上周末,醫藥圈亦傳出在國內醫院市場占有率較高的某藥企藥品銷售主管涉嫌行賄罪、揚州某醫院個別醫生涉嫌受賄罪被逮捕的消息。而據江蘇檢察網案件發布公布,6月17日一天,就有四起被立案偵查的案件涉及江蘇中凌、高郵市中醫院等醫療、醫院相關人員。
2015年7月,江蘇徐州市中院終審宣判徐礦總醫院科室及其負責人收受醫藥公司巨額回扣案,案件涉及江蘇揚子江藥業、南京正大天晴、徐州恩華藥業(002262,股吧)等醫藥企業。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