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BE”成高頻詞,這些誤區要避開!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6-6-24 打印內容
然而,如果是這個目的的話,那么代價可能有些太大了。無錫市人民醫院Ⅰ期臨床研究室主任賀晴曾在上述論壇中算了一筆賬:“預BE的時間周期很長,所有的臨床試驗都要通過倫理委員會,要招募,要至少兩個交叉,要分析、統計,這個過程最快也要兩三個月,有這個時間不如做好藥學研究。”
那么,到底應該抱怎樣的目的來做預BE?
“實際上,預BE可能是設計正式BE試驗的工具,更多用于設計合理的正式BE試驗方案,而不是矯正處方。”面對同一個問題,美國法明拉實驗室總裁兼首席科學家湯麗娟如是說。
通過預BE,可以更合理地確定正式BE試驗中的許多參數。
首先,通過預BE可以觀察個體內的變異情況,通過這個決定正式BE的樣本量大小。
其次,通過預BE可以確認血中藥物濃度分析方法、采血時間、采樣量、時間間隔等。
此外,雖說做BE的藥品在臨床應該是比較安全的,但也有做BE時出現比較嚴重的臨床安全性問題的。因為病理狀態下,試驗藥品可能沒有問題,但BE的受試者是健康人,那么就可能有問題。“比如精神類的藥,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是起始劑量的,正常人用了受不了。”賀晴舉了個例子。因此,預BE還可以更好地把握藥品安全性。
所以,在四條曲線和預BE都做好之后,再開始正式BE,其一次通過率一般來說會更高。這也就是為什么說做預BE可以提高BE的通過率的原因。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