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藥”事件再現市場。近日,匹多莫德被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門診主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學碩士冀連梅“炮轟”,其認為匹多莫德“目前國內缺乏高質量可靠臨床研究證實匹多莫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神藥頻頻出現,如何將其請下神壇更為關鍵。“化藥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中藥開展上市后再評價將讓一些神藥被淘汰。”第三方醫藥服務平臺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神藥再遭炮轟
繼莎普愛思之后,匹多莫德又冠以神藥之稱。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冀連梅發文“一年狂賣40多億(元)的匹多莫德,請放過中國兒童”,其呼吁行業主管部門嚴格監管匹多莫德。
此前,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副主任醫師方寧剛發文《醫保費用為什么失控?讓我們來看看這幾種神藥》,直指一些“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高度可疑,卻每年耗費大量的醫保資金”。這些藥物包括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蛇毒血凝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腦蛋白水解物等,都是年銷售額超十億元的大品種。
史立臣表示,市場所指的神藥的范圍不斷擴大,以前是指“什么病都不治、但什么病都能用”,所謂的萬能藥,現在將輔助用藥、中藥注射劑等包括進來,還有一些夸大宣傳的用藥。不過在其看來,一些被冠以輔助用藥的產品確有其療效,在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一些西藥在使用過程中會有副作用,這些輔助用藥的使用可以使患者的治療體驗提升”。
在神藥不斷被行業人士炮轟的同時,監管部門也對輔助用藥等“神藥”加大了市場監控。
包括北京、上海、四川、寧夏、安徽、廣東等地發布了關于加強重點藥品監控的通知,其中,輔助用藥、中藥注射劑、營養性藥品等是重點監控對象。
例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發布《關于建立醫療機構重點監控藥品品種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確指出對39種藥品進行重點監控。北京市衛計委發布的《關于加強醫療機構重點監控藥品管理的通知》顯示,將對連續3個月進入醫療機構銷售前20位的重點監控藥品采取措施如約談、限制使用或停止銷售等。
光大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醫保控費壓力將持續加大、輔助用藥目錄是被控費的重點,醫藥行業整體增速將持續放緩。中成藥獨家品種、中藥注射劑、輔助治療的生物藥和化學藥等是需要重點規避的產品類別。
神藥將走下神壇
一位行業人士向記者介紹,國家在強力推醫療機構降低藥占比,并且對一些藥品限定使用范圍。“在政策引導下,醫生開藥大多數是治療性用藥,無效的神藥的市場將逐漸萎縮。”
在此背景之下,企業藥品的市場銷售已經受到影響。
磷酸肌酸鈉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衛計委列為重點監控產品。譽衡藥業在2017年半年報中介紹,公司主要產品磷酸肌酸鈉、鹿瓜多肽注射液等收入占比較大,受個別銷售省份未中標、兩票制、醫保目錄調整等政策影響,報告期內呈下降局面。
雙鷺藥業在去年12月20日公布的投資者調研報告時稱,去年12月份開始,各地醫保控費趨緊,公司部分銷量大的品種在有些區域短期由醫保變為自費,由于年末醫保控費政策環境影響,部分品種銷量出現一定的波動。據了解,雙鷺藥業的主要產品復合輔酶也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計委列為重點監控品種。
血必凈作為紅日藥業的主導產品也被多地省市及醫院列入重點監控目錄。2017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收超14.4億元,同比下降17.36%,其中血必凈注射液營收1.77億元,同比下滑64.65%。
不過,史立臣認為目前采取的一些上述辦法治標不治本。其認為:“化藥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中藥進行上市后再評價,能從根本上清除神藥。讓企業找出產品的有效成分,用臨床數據證實產品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