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CDS)2017年教育管理研討會上,CDS糖尿病教育與管理學組攜手美敦力公司,共同發布《中國胰島素泵治療護理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并在全國啟動中國首批胰島素“泵師”培訓認證項目,推動中國糖尿病胰島素泵治療進入以“泵師”為中心,協同患者、醫院和生產商的新型治療管理模式,提高國內胰島素泵管理水平。
《規范》主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糖尿病教育與管理學組組長郭曉蕙表示:“《規范》首次提出胰島素‘泵師’概念,并對院內胰島素泵治療的操作管理作出了更為具體的指導,對于強化院內醫護配合、推動優化患者的自我慢病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業內人士指出,操作者是胰島素推廣和使用的關鍵環節,加強院內專才的培養和儲備有利于產品下沉和市場拓展。
專業“泵師”架橋梁
記者了解到,隨著我國糖尿病治療需求日益升高,胰島素泵的使用大幅增加。2009年《中國胰島素泵治療指南》正式發布并指出,胰島素泵的使用在國際上已有20余年歷史,DCCT研究結果的公布奠定了強化胰島素治療在糖尿病治療和并發癥控制中的重要地位,也為胰島素泵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優質的臨床證據。
有與會專家介紹,目前我國已有3000家醫院開展胰島素泵治療,每年接受短期胰島素泵治療的患者超過百萬,個人接受長期胰島素泵治療的患者已超過5萬。不過,相比國際水平,中國的普及率并不高,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
據悉,中國市場上胰島素泵的品牌數量不多,進口一線品牌包括美敦力和丹納,進口二線品牌則有羅氏、黛爾特、凱維和拓普;國產品牌主要是福尼亞、火鳳凰、邁世通、瑞宇優和頂點等。業內人士指出,2010年以后,國產品牌逐漸進入國內市場,但面臨諸多困難,如技術瓶頸、專業人員儲備與品牌知名度等。其中,專業人員儲備被認為是短期內最易改善的重點抓手。
實際上,不僅醫生在院內胰島素泵治療中扮演決策者的角色,當下越來越多的護士也承擔起胰島素泵的安裝、護理、維護等工作。由于國內胰島素泵治療在各醫院間的管理規范存在較大差異,醫護人員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不夠規范的現象,同時院內對胰島素泵的管理也有待進一步系統化,增強科室間、醫護間協同力量,以及對患者的指導和隨訪,可以進一步提高胰島素泵治療的臨床效果和質量。
針對這種情況,《規范》在《中國胰島素泵治療指南》的基礎上,對院內胰島素泵治療團隊建設作出明確的規劃,并參考國內外使用經驗、操作和管理的常見問題,對胰島素泵治療團隊的日常工作、人員培訓等事項作出細化指導。
《規范》首次提出了胰島素“泵師”概念。通過整合內分泌?浦R,以及糖尿病教育、胰島素泵質控管理、醫護人員培訓等技能,“泵師”將在戴泵患者、主治醫生、胰島素泵生產商間架起橋梁。
郭曉蕙介紹:“泵師主要有三大核心職能:第一,給予患者專業的評估、指導、教育和隨訪,強化戴泵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第二,為護士團隊提供專業培訓,優化院內的醫護工作配合。第三,使胰島素泵生產商獲得及時的質控技術支持!
對此,美敦力大中華區糖尿病業務集團副總裁陳軍認為:“《規范》發布和培訓認證項目啟動,將為國內培育一批胰島素泵管理的專業人才,幫助更多患者獲得規范化的護理,以及自我管理的知識和理念。”記者了解到,《規范》和培訓認證項目首批將在11個城市推廣落地,首輪認證培訓項目預計將培育胰島素“泵師”近500人。
共付機制減患者負擔
本次研討會上,記者還了解到,在我國胰島素泵推廣還受到價格的限制。目前,胰島素泵的市場價格昂貴,每套高達數百美元(智能型胰島素泵每套價格上千美元)。而在中國、印度和巴西這樣的發展中大國,很多患者屬于低收入階層,故價格低廉的胰島素注射劑類產品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此外,在美國、歐盟、日本等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醫保體系中,1型糖尿病胰島素泵療法已經實現全覆蓋,南非、土耳其等部分發展中國家也有醫保覆蓋。所以,專家也呼吁政府進一步擴大醫保和醫療救助范圍,盡快為糖尿病患者特別是1型糖尿病患者緩解沉重的治療負擔。
據美敦力方面介紹,2015年胰島素泵療法首次被納入地方醫療救助范圍——青島社會醫保特藥(特材)救助項目,項目救助對象是青島地區年齡未滿18周歲、患有1型糖尿病的城鎮及農村醫保參保者;颊哔徺I美敦力供應的胰島素泵時只需支付胰島素泵價格的30%,剩余70%由青島市社保局成立的救助基金支付,對胰島素泵所需的耗材也將采取相同比例由救助基金和患者共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