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作為指導我國健康和醫藥衛生事業中長期發展的施政綱領,分別從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模式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發展目標方面,不約而同地提出要建立分級診療制度,以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重點,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突破口,逐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合理就醫秩序。
國家出臺的《“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則提出,要在破除以藥補醫、完善醫保支付制度、開展分級診療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尤其是以“分級診療”為抓手的公立醫院改革將全面深入推進。
“十三五”期間,分級診療制度全面實施,將成為破除公立醫院“以藥補醫”經營機制最強大的推動力量,倒逼公立醫院門診藥房最終將被剝離出醫院藥品管理體系,患者購藥途徑將全面轉移到以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為核心的藥品零售終端。
此外,另一個重要的基層藥品零售終端,則是在區域分布、藥品選擇性和購藥便利性方面更有優勢的藥店終端,尤其是在滿足慢性病患者群體長期用藥需求方面發揮獨特作用的DTP藥店,上述基層藥品零售終端將共同承接醫院門診藥房向患者提供藥品的功能。OTC零售市場必然會隨著破除公立醫院“以藥補醫”經營機制醫改目標的全面完成,逐步進入快速增長的軌道。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包括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健康服務,鼓勵發展健康體檢、咨詢等健康服務,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
早些時候出臺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首次系統提出,國家發展健康服務業的宗旨指導思想和發展規劃,明確健康服務業包括醫療護理、康復保健、健身養生等眾多領域,并指出健康服務產業是目前國家開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和薄弱環節。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二孩政策及人民群眾健康管理觀念轉變和保健養生意識強化,圍繞醫療、保健、康復為核心的藥學服務,藥店具備獨有的聚焦于用藥合理性專業化服務能力的先天優勢,通過深入挖掘培育藥店慢病服務功能,以專業化指導和個性化健康服務為支點,對消費者進行慢病管理和亞健康指導。
同時,在健康養生領域,積極向藥妝和保健護理經營領域拓展,藥店必將實現對傳統的以銷售藥品為核心的經營模式的轉型,成為推動我國發展健康服務產業的核心力量和強大根基。